花与中国文化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何小颜  页数:448  字数:30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文化新论丛书”的一种。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尤其与人文精神绾结在一起的是人品与花格的渗透,人格寄托于花格,花格依附于人格。本书的主旨即是从人与花的交感来谈论花文化,对花与人生、与民族传统文化作一番提要钩玄的表述。全书三部分内容都环绕着花的人格化,人花交感这一题目着手:第一章是总叙,谈人格与花格的互相授受;第二、三章依时序和花种分述人花相融的心物相融境界;第四章写人从花的习染所兴发的感应。书末并附“中国的省(区)花和市花”及“中国历代花卉名著”等。

作者简介

何小颜,著名学者,文化研究专家。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芳心解语人格化身    一、不语还应彼此知    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三、花为友,莫轻辜负    四、天遣花神别致功    五、被薜荔兮带女萝    大、为爱名花抵死狂    七、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    八、翠幄围娇不受尘第二章 丽质天成 应期而开(上)    一、一枝春雪冻梅花    二.不知迎得几多看    三、室有兰花不炷香    四、樱桃花发晴满柯    五、天下风流月季花    大、东风吹绽海棠开    七、杏花消息雨声中    八、人面桃花相映红    九、唯有牡丹真国色    十、杜鹃啼时花扑扑    十一、开到荼蘼花事了第三章 丽质天成 应期而开(下)    一、佳名谁赠作玫瑰    二、石竹绣罗衣    三、一斛千囊苍玉粟    四、清芬六出水栀子    五、五月榴花照眼明    六、笑摘荷花共人语    七、茉莉开时香满枝    八、夜捣守宫金凤蕊    九、紫薇长放半年花    十、绕阶更使种鸡冠    十一、桂花吹断月中香    十二、黄菊枝头生晓寒     十三、秋风万里芙蓉国    十四、山茶花开春末归    十五、得水能仙天与齐第四章 香韵德泽 风化习染    一、荣华历四时    二、一年数番花信风    三、花朝月夜动春心    四、人生难得芳菲节    五、花币香飘漠漠尘    八、寻芳不觉醉流霞    七、酒客折枝传    八、闲来斗百草    九、有杏不须海    十、最宜簪助美人头    十一、剩收芳蕊浮卮酒    十二、夕餐秋菊之落英    十三、茗杯初歇香烟烬    十四、见说寒英能愈疾    十五、浴兰汤兮沐芳    十穴、小窗瓶水浸春风    十七、九华今在一壶中    十八、赏心乐事谁家园附录    附录一、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附录二、中国的省「区」花和市花    附录三、中国历代花卉名著

章节摘录

书摘    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他肯定“人欲”是合乎情理的,但满足这种欲望的方式要合乎“道”,反对为富不仁,反对用非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去获取富贵。这里,孔子的思想包含有人生处世,为求改善境遇,若方式不可取,须安贫乐道的意思,这也是对君子美德的要求之一。其它方面,孔子还有很多论述。    而小人则适得其反,不必赘言。    兰、莲,花草而已,又如何与君子攀附在一块了呢?古人却言之凿凿,颇具说服力。    《家语》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文子》曰:“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道不为莫知而止。”南朝周弘让《山兰赋》曰:“爰有奇特之草,产于空崖之地,挺自然之高介,岂众情之服媚,……入坦道而销声,屏山幽而静异。”原来,在兰花的习性上,人们看到的是它卓尔独立,坚忍不拔,身怀异香,却甘于寂寞,而这些正是君子难能可贵的品德。北宋周敦颐《爱莲说》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原来也是同样发现了莲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君子之风。    誉之为君子者,又不止莲与兰。与兰并列者,梅兰竹菊,人称花中四君子,这梅、竹、菊,同样受到古人的推崇。梅花不畏严寒,开于初春,菊花迎着西风,于深秋吐蕊发荣,在人们看来,它们因不与百卉并盛衰,不求闻达于俗世,铁骨霜姿,高洁隽逸,倘非君子又是什么呢?    花木的秉性与我们自身人格内涵的上述比照,并不是今天我们可以不加思索、轻描淡写地以为,那只是古人凭一些似是而非的形似而玩弄表面文章,只是心血来潮地自作多情,将自己的感受任性妄为地强嵌入所偶然面对的景观事物的身上。    我们的先哲很早就认为,自然界的一切是由充斥宇宙的元气构成的,元气聚则成物,散则成气。元气可以凝结为大山巨川,可以凝结为风云雨露,也可以凝结为草木虫鱼。即使是人类,也是由元气构成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秉受元气生成的,那么事物的种类不同,属性各异,都不过是元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人无疑是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也”但并非唯人有灵性,在古人看来,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的自然之物也有灵性,人的灵性等级最高而已。我们在前一节中提到“钟灵毓秀”,就是古人一种饶有哲理的说法。花木尽管与人类乃至动物相比,灵性的等级虽然较低,却与我们人类同属于有生命的实体。所谓同气相求,同性相吸,花木的灵性又为何不能与人类的灵性息息交流、沟通呢?    由于抱着这种深厚的信念,古人在对花木的观照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非同一般的情愫,其道理便不难明白了。既是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一面,那么所谓的在对象的身上发现自我,就不应再简单地认定那只是类同于镜子的反射,自我的影子在对象的身上仅仅是虚幻的投射之物,对象所担待的人性内涵不过是我们慷慨地赐予罢了。然而对象并非一无所有,我们在对象身上发现的也并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影子。正是同质同构,才能身与物化,物我为一,人在对象中发现的是自己的真身,而对象也即在这过程中得到了消解——说得通俗些,就是花木不再是原本的花木概念了——由此,人通过对象的消解又重新返回到自身,充实了自我,获得了对自身更完美的认识。正是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运动,人在花木的观赏中,最终陶冶了自己的性情。    中国人的辩证法,曾为西方哲学的巨擘黑格尔所不屑。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19世纪的辩证法大师,但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许多经典的论点,却可以在我们古人的思维方式中找到印证。我们当然不会说他抄袭了我们先贤们的思想,而用“英雄所见略同”来解释,恐怕是比较恰当的。但因为正是他对中国哲学的无知,故在一些道听途说所拾得的皮毛里,他轻率地得出结论,不负责任地把中国哲学贬斥了一通。    不谋而合的是,黑格尔关于主客体的辩证论述,他从第一部较成熟的著作《精神现象学》中便开始深刻地研究这一问题,直到他建立起一个庞大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止。他多次表达着这样的观点:    辩证的东西……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这是最重要的方面。    既然两个对立面每一个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没有这一方也就不可能设想另一方,那末,其结果是:这些规定,单独看来都没有真理,唯有它们的统一才有真理。    对象……是一种纯然否定的、自身扬弃的、向自我返回的内容,即是说,对象只有当它具有自我(或主体)这个形式时才有真理性。    黑格尔的哲学立场不消说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他的辩证思想却熠熠生辉,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    中国人在花木中看到了君子,看到了小人,这不仅仅是人性自我在对象身上的投影,因为,古人同时认为,花木本身是存在着质性高低之区别的。古代的辩证法是稚拙素朴的,但又是非常深刻的。中国人是最早认识事物矛盾性的民族之一,著名的阴阳概念的提出,便是最好的证明。万事万物通过阴阳概念的诠释,就获得了特有的中国式的对世界矛盾性的认识。仔细阅读《易传·泰卦》彖言中这段话“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夕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不难明白,在古人那里,君子、小人与阴阳对应,同样可作为揭示事物矛盾性的工具。那么,在花木的世界中,君子小人之论,是否也存在这一哲理内涵呢?回答是肯定的。    人与花木气类相投,生意相通,常常与花木相处,正可返璞归真,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人花相处,并不只是人对花木的护养施惠,表达爱意;花木对人亦有回报,对人亦有施惠。以现代科学的知识来看,我们都知道,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是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来的;而人恰恰相反,吸入肺中的是氧气,吐出来的则是二氧化碳。但是,当这一学说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却认为其理未出易学。《种树书》清代版本有署名渐西村人写于光绪丙申年(1896)的“叙”,里面就说,中国的易学是讲气的,  “万物盗天地之气以生”,构成万物基础的元气孕育出草木来,而“元气毓草木”,又使“人得草木之滋以养”,人游于阴阳之气之“澹澹之中,淆天地之化”,这样,便是西人所说的草木得吸人之炭气(指二氧化碳),人得吸草木之生气(指氧气)而交相养,于是渐西村人的结论是:  “泰西农家种植,医家摄生,为炭、养气之说,乃胚胎于此。”渐西村人的结论未免过于武断,氧与二氧化碳的科学解释是建立在近代化学元素的发现以后,并依赖科学仪器的实验而证明的,中国古人的那类带有猜想推论的模糊说法实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到,中国古代的那类说法是出之于哲学的观点,哲学本来就不能取代具体的学科,解决具体的问题,它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由于中国的哲学尤其是由易学阐发出来的哲学,特别强调世界的整体联系,讲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讲究气之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讲究阴阳具于太虚絪缊气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气化流行,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生生不息。由此想来,人与植物,互相吐纳,各取所需,或为养气,或为炭气,其理的确已隐含在中国哲学的概念之中了。那么渐西村人之说似又并非全是虚妄之言,里面多少包含了真理。    我们不应妄自菲薄。华夏民族的哲学有时就是那样显得非常早熟。当我们拨弄着我们祖先掩埋着的文明灰堆时,浑邃的智慧就像是磷遇空气那样,时不时会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人们把教育界称为“杏坛”,又把医学界称为“杏林”,皆出于古书上与杏花有关的传闻。杏坛,据说孔子聚众讲学之所。《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絃歌鼓琴。”《庄子》这里可能只是寓言,并非实指。后人因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真的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到了宋乾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石为坛,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以后历代相承。后来转移为凡是授徒讲学处,都可叫做杏坛。    杏林,即三国时东吴的一个叫董奉的名医,为人治病素不收钱,只要求病人好了以后在地方上种杏树,病重者植五株,轻者植一株,作为回报。经过一些年,他治愈病人无数,得杏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因他医术高明,功德无量,人称他为“董仙”,称当地杏林为“董仙杏林”。打那以后,世以“杏林春满”、  “誉满杏林”等等来作为称颂医家之美辞。    明代园艺家王世懋认为:“杏花无奇,多种成林则佳”,是比较有道理的。在大型园林或风景区内,群植于山坡和水畔是较理想的方式。杏是抗旱耐寒的树种,它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华北、西北、东北栽培尤盛。南方热带地区一般是见不到它的身影的。古代许多人不完全了解这一点,包括王世懋也是如此,所以当他在写《闽部疏》时,发觉福建没有杏花,感到非常惊奇:“闽地最饶花,独杏花绝产,亦一异也。”这可能同他是吴地人有关。农历二三月,杏花一树万蕊,与桃、李争芳斗艳,恰堪鼎足,它们共同渲染着欣欣向荣的春天,给人带来的是无限的融融春意。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花是美的象征。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它不仅形、色、香毕集于一体,更以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而博得了人类的青睐。    自古以来,观赏性一直是花木价值取向的最主要内容。人类由原始狩猎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从自然美中逐渐领略到花木之美了,这可以从那个时代出现的大量的植物装饰图案而得到证明。主体超功利的审美情趣是一种独特的认识自然的方式,通过审美活动的实践,人类不仅改造了自然,也重新在塑造自己。    中国人在花木的观赏活动中,有着别具一格的感悟方式。我们在传统上把握世界的习惯方法往往采用的是心灵直觉体验外物的方法,这一与理性、功用相拒的重直观、重悟性的倾向,与艺术的本质要求不谋而合,构成了迥别于西方的文化上的奇情异彩。“西方文化主要在对物,可谓是科学文化。中国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各主要文化的决定因素,在希腊是哲学,在印度是宗教与哲学,在中国是艺术与哲学。”这些话就把握东西方文化的总体特征而论,颇有见地。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因此被认为是哲学与艺术神会贯通的一种审美型的文化。    古人受本土精神的影响,在潜意识的深处并不把花木当作外在的自然物看待,而是视同与自己一般无二的有生命的活物。认为天地间无非有三种活的生物即人、禽兽、花木,他们都是天地的产物,就其生命形式来说,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区别不过在于“人顺生,草木倒生,禽兽横生”而已。生命类比的运用,渊源于中国古老的易学所阐发的宇宙一统同质同构的有机整体观以及强调“抱一为天下式”、“万物与我为一”的老庄思想。人虽为万物中最有灵气者,但与其他生命相较只是等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究竟有多大,古人并未明白,因而毫不奇怪,他们会进而怀疑,花木是否与人一样,也有知有识?这一东方式的思维推演,长久以来激发着人们对花木生命力的想象,并每每以人的感情世界去关照花木的世界,赋予花木以人格的内涵。在这里,儒家精神便得到了发扬。孔子以“仁”为本,提出了一套“为仁由己”的修养哲学,孟子进一步推己及天,要求“仁民而爱物”。这样,处理人际关系的仁心爱意便推广至人性之外的世界,山川形胜,飞潜动植,及至世间万事万物,皆可笼罩在仁爱的关照之中了。我性通物性,物我化为一,朱熹称之为“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浸润于这样的理念,古人待花犹若待人,他们兴之所至,接花为客(如花中十客,花中三十二客),拜花为友(如岁寒三友,花中十友),尊花为师(如花中十二师),甚至为花封王封相(如牡丹、芍药)。他们惜花如惜佳人,认为花可亲而不可亵,可赏而不可折,所谓“撷叶一片者,是裂美人之裳也;掐花一痕者,是挠美人之肤也;拗’花一枝者,是折美人之肱也;以酒喷花者,是唾美人之面也;以香触花者,是薰美人之目也;解衣对花狼藉可厌者,是与裸裎相逐也。”他们像为人一样为百花过生日,号为花朝节(如洛阳定于农历二月二,开封、苏杭定于二月十二,成都定于二月十五)。他们相信花似人一般抱有伦常操守,如傲骨贞姿,见之于梅,静雅慎独,见之于兰,清廉无染,见之于莲,孤禀劲节,见之于菊……这类拟人为花,看花如人,花中有我,我中有花,人花不分,物我两忘——这其间亦融入了佛家哲学的精义——的例子,当真是俯拾即是,不可胜计。人花之际何以会形成如此亲情般的密切关系,确实只能在我国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心态中找到其必然。    ……

编辑推荐

花是美的象征。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它不仅形色香集于一体,更以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而博得了人类的青睐。《花与中国文化》作者以清宛的文笔对各种花卉的外形内质进行了优雅而又流畅的描述,是广大花卉爱好者争相订阅的一部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花与中国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喜欢花,喜欢才女,喜欢中国文化。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喜欢,让我能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静静地感受优雅。这是一本适合精致的淑女来读的书。
  •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精要的叙述了我国的花历史,名花演变,爱花与护花的点点滴滴,浸透着自远古而来的清雅花香.
  •   很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一部书。
  •   书里有很多是与古典诗词还有传统文化结合得很紧密的知识,让人读着有种慢慢受到美的感化与浸润的感觉。
  •   很好的书 值得一看
  •   好吧,能看的
  •   文字较多 适合摆在床头慢慢读。
  •   几年前在图书馆看后念念不忘的
  •   我喜欢花,也喜欢中华文化,很自然的就买了这本书。作者文笔不错,御花于诗--好!
  •   本来是买来写论文的,记过后来换题目了,哪位需要的我可以转给他!!!
  •   装订不错,但感觉内容还不是太多
  •   与期待差距较大,但作为休闲阅读还是可以增长一些知识,平添一些乐趣的
  •   此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艺术和文学的结合,细细的品味能给人一种享受!
  •   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   还没看完, 不过内容挺丰富的,值得一读。
  •   同学推荐,还算不错,引述的内容较多~
  •   精装,环衬,彩色插页;内容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就想买有关花文化的书,这下可以好好收藏了
  •   还是可以看看,就当休闲了。
  •   正在看,作者用了很多引用,估计整本书有一半文字是引用或解释的。有闲且不嫌贵的可以看看。书是99年1月1版1印,估计比较冷门存那么久,封面发霉过似的脏。
  •   这本书找了很久,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