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出版时间:1998-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内容简介:1995年11月到12月间,作者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字体较大(4号字)的版本,不久红旗出版社还出了这部书的简本。这三个本子都经过多次重印。据我掌握的情况,它们的印数累计共300余万册。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但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人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而把中国民义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超过三十年的时候,按社会性质来划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看来是更加适当的。这本书没有采用《中国近代史》这样的书名,不但因为避免雷同,而且因为这只是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不喜欢,我知道这样说不太合适,毕竟是部经典,那就先说说它的好话吧。
       第一、胡绳先生学问扎实,此书史料详实,很有功力,哪怕书中颇左的观点令人抵触,但材料也是可以引用的。有人劝胡绳续写此书,出一本《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老先生说心力不济,待后人续写。心力不济既是事实,也是托辞。待到共党诞生,作为一个官方史学家(“官方”要求站队,“史家”需要独立,真是尴尬)如何秉笔直书?真是难题。索性把这棘手的问题留给后人吧。而这也是作者著述扎实、不草率的例证。
        第二、著书理念在当时很超前。此书序言写的很好,开宗明义,把著书理念讲的清楚:
      
        “我写这本书是使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其所以使用这种观点和方法并不是因为必须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其所以使用这种观点和方法并不是因为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而是因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说清楚在这里我所处理的问题。”
      
        “当然不应当把任何社会现象都用,或者只是用阶级根源来解释,不应当把任何社会矛盾都说成是敌对阶级之间,或这个阶级和那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简单化、公式化是我们所不取的。”
         以上序言写于1995年,拉拉杂杂把理念交代了,说的很有道理的。其书成于1980年,文革刚结束不久,作者如果真能以这样的理念著八零年之书,必超越同时代大多史学家,怎么褒奖都不为过。
      
        可这书让我读不进去,也许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啰嗦
       关于李鸿章“以夷制夷”,作者极有耐心的娓娓道来:
      
       “对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所说的‘以夷制夷’的实际情况,可以这样来说明:他们先把中国的某些领土和主权奉送给甲国,企图依靠它来对付乙国。甲国接受了礼物并不感恩,也从来没有准备同清朝政府结成联盟来反对乙国。当乙国来找清朝政府的麻烦时,甲国往往以调查为名,实际上反而同乙国配合起来,强制清朝政府接受乙国的要求。过去向甲国送礼,这时成了乙国要求要求‘补偿’的根据;又须另外‘补偿’一些领土或主权给乙国,才能了事。转过来,甲国又以‘调节有功’为理由,再向清朝政府索取更多的权利。”
      
        读完这一段,热泪盈眶,我为作者的耐心深深感动。我实该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状,不能自已的紧紧握住老先生的手,说:哇!原来地球是这个样子的!
         虽调侃一下老先生,也不得不说,这是整个时代(80年代)的烙印,整个中国文化贫瘠,胡书针对普罗大众(大多农民),无这般“耐心”,估计还真不少人搞不明白。(姑且不论这论断正确与否。)
      
        二、贴标签
       这点令人反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八十年时段,在书中就没几个聪明人么?一打糊涂虫、混蛋、卖国贼。所以清政府是“走狗”,李鸿章是“无赖”“奴才”,总之,整个清政府班子都是蠢蛋,没一个清醒人。就是为了证明“天不生那啥,亘古如黑夜。”黑暗,黑暗呐……
      
        至于“三次革命高潮”理论,我难以赞同。而整部书几乎略过清末新政的内容,轻描淡写了这样重大事件,不算公平。
      
        三、自身原因
       也许自己太年轻,太过浅薄,读经典不够踏实。长期接受“正统”教育,经年累月,一接触就心生“忤逆”,以至不够平和。
      
        胡绳先生晚年在“八十自寿铭”中写到:“四十而惑,惑而不解,垂三十载,七十、八十,粗知天命。”算来,此书成时(1981年),先生还是“惑而不解”吧?后来,“粗知天命”的先生也将毛主义视为民粹,予以批评了。
      
        这本书成书于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其中价值,难以评说,更不是我这无知小伙子可瞎比划的,姑且持笔涂鸦。若是经典,必能传承。正像胡绳先生希望后人续写此书,那就待后人评说吧。
  •     1. 十分分裂,恨不得没有老子,直接来儿子,彻底与历史决裂,对前人描述地过于丑陋,乃至读者甚至会产生书中之人根本不是炎黄子孙,或前朝根本没有正常人。全都是人渣饭桶,完全违背常理
      2. 不愿意站在客观的立场
      3. 主动采用各种定语来表明作者的立场
      4. 各种革命式的语言
      5. 严肃性受到影响,采用太多夸张的修辞手法
      6. 对别人的歪曲,往往都经不起推敲,莫不说推敲了,很多时候略微思考便觉得好笑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记得那时候是高中还是初中,父亲在单位教培处工作,一天扛回一堆旧书,其中就包括这一套,还有中华书局的《古代汉语》,等等。
      
      用看故事的心态,看完了这一套大部头,居然不觉乏味。
      当时年纪小,或许就是看看故事,有机会我在回家背到北京来,温习温习吧。
  •     黄仁宇曾经谈到自己的历史方法论是归纳综合的,不同于西方惯常的分析演绎的方法。这大概也是他在中国能获得关注的原因吧。中国人写历史首先是一种文学艺术,然后要表达正统价值,传记体也好,编年体也好,都是作者省略出的,去芜存菁的立场。或者是大道德,大正统,或者叫大历史。
      我想大历史很容易被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跨度不大,但也同样表达出强烈的历史宿命,一种必然性惯穿始终,很有说服力。特别是对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统治阶级的自私自利,最终得出阶级斗争的结论,非常到位,引用资料非常多,阅读时常常能感到一种阅读中国历史经典惯有的沉迷。
  •     这本书真的写的很不好 曾国藩是反革命头子 李鸿章是帝国主义的帮凶和走卒...这种乱贴政治标签的写史方法就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历史不是拿来鞭尸和批判的 我们应该去理解历史
  •     忘记是谁说得这句话,太经典了。
      改革开放了,生活富裕了,思想腐化了,我们忘掉历史了。
      返回头来看看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唏嘘不止,看书时只顾着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愤怒,却忘记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别说一百年前,60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都早已被人们遗忘。昨天在校园里参加“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大签名。
      也许今天提到这些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段历史应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沉甸甸,始终放不下,忘不掉的。
      
      要想走得远,必须回头看。
      
  •   小时候当故事看完的, 没什么特殊的感觉; 这么多年之后回头再看,才发现就是一本洗脑的书.我错了. 对于经历了"四个现代化"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童年的我,这本书是政治正确的好故事书; 现在看来, 我错了. 别看这本书了,兄弟姐妹们,历史不是这个样子吧.
  •   从阶级的立场来看,也是一个角度。
  •   你真牛B,言简意赅啊
    你怎么不看他是哪年写的,你怎么不拿他和同时代和之前同类书籍去比较。
    我门现在要是批判司马迁的历史观,太简单了。但是那样有什么意义?
  •   我给你讲个故事: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徐复观穿着少将的军服到重庆北碚金刚碑勉
    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
    《读通鉴论》。徐复观说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很不高兴,说:“
    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说《读通鉴论》读完了。熊十力问:
    “有点什么心得?”徐复观觉得自己读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免有些得
    意,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起来。
      还没等他说完,熊十力就怒声斥骂起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
    读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
    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
    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这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
    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这些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
    书,真太没有出息!”
  •   LZ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观点
  •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是一个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不应对前人的工作一笔抹杀。
  •   作者要考虑成书时的时代背景
    本书还是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在里面的
  •   胡绳: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曾是中央委员,人大常委。——
    这些就够了。。。。
  •   不要苛求前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局限性,但需觀其總體。
  •   贴标签没错,但是有没有乱贴标签呢?李鸿章是不是帝国主义的走卒,这个标签乱贴了吗?
  •   历史的去看待一部历史著作!这样才会给一部著作一个公平的评价
  •   历史应该客观,把历史与自己的观念挂钩的当然是写出偏见。我还是等读了不头痛的书吧
  •   古人在许多年前的思想和行为,格于形势,他们还能怎样想,怎样做呢?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首先应放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如果一味的拿今人的方法论和三观去评判古人,实在是今人的不智。
  •   马教观点的近代史中,还是这本近代史最好额
  •   不错的,读起来津津有味。
  •   历史越久,要想往前走所背负的东西就越多.反而走的慢了.
    万恶的资本主义美国告诉我们,历史不一定越久远发展才越快.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明白民族是什么概念,
    连tmd一点种族的感觉都没有,不知道他们祖先当时是猩猩的时候也是靠一点一点的占地盘,一点点根别的猩猩群争斗的过程中才延续到现在,一代代生出了他们。
  •   现在的孩子已经成为物质社会畸形发展的牺牲品了!!
    将来由他们构成的社会,必将是一个没有人文气息的物质地狱!!!
  •   我觉得楼上话 极端了. 至少 我对未来 有信心.
  •   记住真实的历史才能做到不背叛。没有真实的记忆,弄不好就成了狭隘的民族狂热份子。
    谢谢老同学的惦念,一切都好,一切都好,尽管时代堕落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   列宁说的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