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9-0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蒙培元 页数:530 字数:39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研究理学范畴,虽然采用了西方哲学“范畴”这一术语,但是同西方的范畴学研究有很大区别。任何哲学都有范畴。但中国哲学,特别是理论色彩比较浓厚的宋明理学,并不看重每一范畴的独立意义及其分析,而是重视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这正是我研究理学范畴的目的,也是这本书所要阐明的主要问题。至于这个系统是什么,它能不能说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我只是提出个人的看法,以引起学界的讨论。
作者简介
蒙培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等职务。
书籍目录
重印自序第一篇 理气部分 概论 宇宙论与本体论 第一章 理气(附心物) 第二章 道器 第三章 太极阴阳(附良知) 第四章 理一分殊 第五章 神化(附动静) 第六章 一两 第七章 形上形下 第八章 体用第二篇 心性部分 概论 人性论与人生论 第九章 性命 第十章 心性 第十一章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 第十二章 性情 第十三章 未发已发(附中和) 第十四章 道心人心 第十五章 理欲第三篇 知行部分 概论 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十六章 知行 第十七章 格物致知 第十八章 德性之知见闻之知 第十九章 涵养省察 第二十章 敬静第四篇 天人部分 概论 理学范畴体系的完成 第二十一章 天人合一 第二十二章 心理合一 第二十三章 诚 第二十四章 仁 第二十五章 乐后记
章节摘录
理学是儒学的完成。理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有一个完整的范畴系统,这个系境集中地表现了儒家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 这个系境就其基本特征而言,是人和自然界,包括主体同客体的关系问题,但就其逻辑进程而言,必须从宇宙论开始。以“理气”为中心的一组范畴,就是讲理学宇宙论和本体论的。这是理学范畴系统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理学范畴系统的形成,首先从这里开始,不同学派的分化和演变,也首先从这里发生。严格地讲,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不是一回事,本体论是讲世界本源、第一存在或第一原理等问题,宇宙论则是讲宇宙自然界的生成、发展等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哲学提出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初步模式,两汉哲学基本上属于宇宙论,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基本上属于本体论,理学则是二者的结合,建立了系统的宇宙本体论哲学。理学家提出理气等一系列范畴,不仅讨论宇宙自然界如何发生和发展,而且探讨“天地万物之源”,即世界根源,本原等所谓“形而上”学一类问题。 “理气”诸范畴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传统理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先秦以来,就有“道”、“理”、“气”、“阴阳”、“太极”等基本范畴,但是还没有一一结合,更没有形成互相对应、互相联结的范畴系统。先秦两汉的儒家哲学,虽然产生过《易传》这样的范畴学著作,但还没有全面进入“形而上”学阶段。只有经过玄学和佛学这个发展阶段和儒学的复兴,“理气”、“道器”、“太极阴阳”等范畴逐步结合起来,才形成儒家形而上学宇宙论的范畴系统。首先是张载的气本体论,其次是二程的理本体论,最后由朱熹完成了理气一元论。从此,凡是宇宙论问题,都以“理气”为中心,组成了一个范畴网络。中国哲学范畴系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理气”是理学宇宙论的基本范畴。就其基本涵义而言,“气”是标示物质存在的实体性范畴,这一点到张载以后就更加清楚了。“气”具有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属性和形式,以其连续性、弥漫性、无限可分性为特点。有人把它和“场”或“能”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能有一定道理。“理”是标示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的样式范畴,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但由于理学派把它实体化、绝对化,因而变成“形而上”的本体存在。但这里所谓“存在”,既有超时空的一面,却又不完全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观念存在,它表现为发育流行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绝对静止的。其具体涵义则包括“所以然”与“所当然”两方面内容,作为本体存在的理,则又是“极好至善”的道理,而不是纯粹的自然规律。 “理气”范畴之所以重要,因为理学家都要以此为基础,对自然界的根源及其发展问题作出回答,并由此建立各自的范畴体系。气学派以“气”为世界本源,以“理”为“气”所具有的属性或样态;理学派以“理”为世界本源,以“气”为理的作用或物质表现;心学派把“理气”统一在“心”中,以其本体而言谓之“理”,以其作用而言谓之“气”,但要说明“心”,却又离不开理气。正因为如此,理学宇宙论的其它范畴,都由“理气”所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气”是整个理学范畴系统中的基本范畴。 与“理气”直接联系的“道器”、“太极阴阳”、“理一分殊”等范畴,都基“理气”在不同方同、不同层次的表现或运用。一般而言,它们同“理气“处在相互对应的关系中,但是,由于这些范畴在不同体系和关系中占有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涵义,甚至在同一体系中,同一范畴可能具有不同涵义。这就出现了范畴的多义性、歧义性和相对性。这种情形,使整个范畴网络变得错综复杂,一方面表现了它的丰富性,另方面又表现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就整个思维模式而言,它们都在理气范畴的基础上,相互联结相互对应,展现了一个有机而系统的自然界。 “心性”是理学的核心范畴。从性命进到心性,才算真正进到了主体。这正是理学的主题。理学道德主体论的人性学说,就是通过“心性”范畴全面展开的。“心性”范畴之成为理学核心,也是中国哲学长期演变的必然结果。从先秦起,思想家们就给予心、性问题以极大的关切。如果说,孔子从伦理学的观点奠定了心性学的基础,那么,孟子第一个将其发展为心性合一的道德人性论,荀子又提出以心主宰性的理智主义思想,形成儒家两种最主要的心性观。道家则提出超名教超伦理的人性说。此后的佛学,进一步把心超越化,提出心体即性说。总之,随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理学心性论正是在继承、综合和发展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心”本来指认识器官及其功能,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荀子所谓“心能知道”、“心能征知”,都指此而言。凡是知觉、识知、思虑、情感、意志等活动,都是心这个物质器官的属性和功能。再进一步,心所思、所知以及情感意志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念、意识、精神现象都可用“心”字来表示,比如孟子所谓“恻隐之心”、“良心”、“操舍存亡”之心,荀子所谓“诚心”,庄子所谓“虚室生白”、“心斋”、“坐忘”之心,理学家所谓“道心人心”、“真心”、“义理之心”等等,就不仅仅是物质器官及其属性,功能所能范围了。实际上,它成了主体意识、观念、或精神的代名词,是同主体以外的客观存在相对立的一个主体范畴。作为观念和精神,它虽然不能离开物质器官即“血肉之心”,但意义已经深化了,甚至可以超越自身,变成普遍绝对的存在。因此,在中国哲学史上,“心”又是代表主体精神或主体意识的根本范畴。 大概言之,“心”有三种主要含义。一是道德之心,以孟子为代表,指人的情感心理升华而形成的道德意识,是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以荀子为代表,指认识事物的能力,是认知理性范畴。三是虚灵明觉之心,以佛道为代表,指虚而明的本体状态或精神境界,是超理性的本体范畴。这几种含义在理学中被进一步综合发展了。 性和心有密切联系。《说文解字》说,性“从心生声”。《北溪字义》说,性“从心从生”。从字形看,性是心、生双体字。从字义看,它是生而具于心者,或心之所生者。从哲学意义看,则表示人的本性、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性的来源,《性命》章已经讲过。性的内容,则有不同解释。告子说;“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论性,荀子,董仲舒都有这类思想。但告子认为,性无分于善恶,可说是中性;荀子则按其自然的可能发展,如“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之类,以性为恶,赋予道德评价。孟子则从人的心理情感的可能发展,提出性善论,如见孺子入井则有“恻隐之心”,孩提之童幼而爱亲、长而敬兄之类。认为人人皆有“四端”,“扩而充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以自然本能解释性,便有所谓“义外”之说,以道德本能解释性,则主张“义内”之说。从价值论看,除了这三种见解之外,有杨雄的“善恶混”说及王充的“有善有恶”说。如此等等。 理学家论知,一般分“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两种知识,前者指先验的道德知识,后者指一般的经验知识。道德知识靠自我反思而发明,经验知识靠耳目见闻而取得。至于二者的关系,不同理学家则有不同的回答。 “德性之知”又叫明德或良知,是关于人性的自我认识,前章所说的“格物致知”,主要是这类知识。这是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理论。由于理学家把“所当然”和“所以然”合而为一,不作区分,这种知识便具有最高真理的意义。 “见闻之知”又叫学问之知,是关于经验事实的认识,包括从自然界获得的物理知识和人伦日用中获得的伦理知识。这类知识既有价值论问题,又有知识论问题,但以前者为主。由于理学家对这类知识有不同解释和评价,因而表现了不同派别之间的某种区别和特点。 “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同“下学”与“上达”、“博文”与“约礼”、“道问学”与“尊德性”等方法论范畴,有直接联系,它们大体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一般地说,前者属于形而上的道德论,后者属于形而下的知识论。 理学家周敦颐,首先把“中正仁义”之性视为德性之知,但是没有从知识论上展开论述。邵雍明确提出了两种知识的区别:“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也。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外入者也。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观物外篇》卷十二)他把“资性”和“学问”区分为天和人、内和外两种知识,但又强调二者是自诚而明、自明而诚的统一关系。他所谓“资性”,是指人禀受于“天”即自然界的道德理性,但这种性和自然资质相联系。“学问”是后天经验知识,但又来源于性。学问的目的,在于明其性。“不至于性命,不足谓之好学。”(同上)这说明邵雍所说的“学问”,主要是道德性命之学。 邵雍作为象数学的主要代表,虽然建立了宇宙论的自然哲学,并提出了“观物”的思想,但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主要方面,却坚持天人性命之学,这正是一切理学家的共同特点。他所谓“观物”,是通过“反观”内照,认识天地万物之“理”而作到无我之“私”,从而实现天人内外合一,并不是把自然界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 ……
编辑推荐
致力于国内学术书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贯的宗旨。在哲学史研究领域,幸得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许多让世人注目的重要著作。其中宝藏着珍贵的学术价值和丰富的思想财富,为了使之更具规模,更见系统。有利于新老学人研读查阅和文化积淀。现将这些书籍汇成《哲学史家文库》。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语)我们愿《哲学史家文库》能为哲学的繁荣、文明的进步尽一些微薄之力。我们更期望这套文库能不断增添新的力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