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さいおうち

作者:中島 京子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46岁的直木奖得主中岛京子,获奖作品叫《小小家》。小说通过一位佣人的回忆,描写了二战之前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直木奖评委认为,作家成功再现了战前时期的中产家庭面貌。中岛京子之前从没获过奖,但评委会认为她在刻画现实中的人物时技巧出众,写作水准不言而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1.很久没有正经的看一本实体书了。
      2.偶然地从同学那里看到的这本书,在近代史课上感到无聊便在其看到一半时抢了过来。后来他说这是在买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时附赠的。。。
      3.看了林少华先生的序言后便发现被剧透了。
      4.初看时觉得情节性不强,一直是多喜平平淡淡的闲言碎语,描述了二战期间日本国内普通佣人眼中的生活。
      5.看到后来板仓的《小小的家》又觉得挺温馨的。
  •     
         《小小的家》,直木奖得主。虽然我不愿这样说,但是这真是一部相当保守且有逃避倾向的作品。表现的主题虽然也是一种战时甚至是战后的痛苦,但是故事构架确是温和的、带着梦幻色彩的关于家庭与爱情的作品,细节与技巧都非常好,有情趣与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刚读完时,觉得十分和我的口味,小清新,没团灭,情亲并带着一段戏剧性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不过这种好感随着我读完下面两个作品之后,逐渐流失、瓦解了。
         《萤火虫之墓》这部作品通过孩童在战争中的无奈,痛苦与天真,将灾难放大到难以直视的程度。最应该远离痛苦的人却经受着炼狱般的灾祸。每一行泪痕,每一滴鲜血,甚至是每一次在黑暗中刺眼的天真微笑都鞭笞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的砰砰直跳地鲜红心脏。心在滴血已是温柔的比喻,灵魂在哭泣仍是一次怯怯的远眺。
         萤火虫的微光,美丽却飘渺。救命稻草一样给你希冀,但却明确地告诉你,没有光明的尽头,有的只是无穷的黑暗,吞噬一切美好。这样的寄托就像又给了面目狰狞的恶魔一把锐利的斧子。野坂似乎没有保留。他还采用了倒叙。将死亡的面容最开始就毫无修饰地呈现在你面前,没有云雾缭绕,没有珠帘,没有轻纱,还附加了最为明亮的聚光灯,像一件珍贵的展品一样,期待你欣赏。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演出,明明知道最为悲伤的结局,任然看着他们在潮湿的野外的废弃铁桶里幻想饱足的明天。
         骨灰掺着萤火虫往日的微光,诡异、渗人。褴褛的衣衫,歪斜地戴着的头盔,行着嘲讽般滑稽的军礼,他注释着我们。带着笑地无声控诉。裸露的不仅仅是干瘪的肉体。
         再有就是《美国羊栖菜》这部作品了。使用的插叙手法让我们更加明晰地看到参考系。强烈的,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是逻辑上经得起推敲的必然产物。大家都是这样。但是既定的现实并不能成为接受的筹码,任何人都有举起双手,叫出质疑之声的权利。《美国羊栖菜》就是这样一部揭露根植在民族深处东西的,却又是比较温和的作品。不同于杂文,它仍有故事的主线,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小说,但又尽力挖掘社会中泛着恶臭的点滴,用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东西告诉我们,让我们看见自己。或许这就是我更佩服它的地方。你要宣扬一种东西时要切记你的目标受众,就像演讲,你要牢记你的听众是哪样一群人,用对词语,语气,还有形式。饱含真理的大字报顶多是激愤者的干吼,刺耳的,需要二次加工的,影响力有限的。如果我们能一部到位,岂不最好?
         日本对于美国是一种出于内心深处恐惧的讨好。这种讨好随着相应社会风气的形成,便可以更肤浅地理解为一种从众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讨好转移到经济、外交、政治等更具象化的东西上。但是如果不能正视这种讨好的本源,恐怕这种转移永远也不会有尽头。
         日本二战时作为军国主义主宰的国家,弥漫着狂热,却仍有安逸。但是那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征程带给给了这个民族太多的苦难。战争的双方没有一方能幸免于难。苦难本身而言没必要分出一个高下。但苦难不因成为任何不正当之处的挡箭牌。我们应该正视战争之后遗留的一些东西,只有那些魔鬼的影子在阳光下得以暴露才是最后的终结。
         我还要继续读一些日本战时的作品。看一看到底是怎样一种不为人知的境况。
         2013.2小洋房、萤火虫与羊栖菜
      ——日本二战印象
      
  •     小小的家,大大的房子。。好想看一下那个红顶房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看完这本书的花费的时间很短,很快就看完了。感觉就是这个女佣婆婆在回忆自己成年旧事,比较零碎的回忆。很平淡,比较有意思的是原来日本也有粮票的之类的,女主人的婚外情被女佣阻止了。想问一下,后来漫画家弄的纪念馆是真的吗? 在日本还有吗?还是虚幻的呢
  •     情节描写都很细腻,展现了普通日本女子的勤劳、善良。虽然涉及了战争,可是通过书里的内容,更让人同情大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普通的人。
      世间很多事情,是个体决定不了的。除了在大环境造就的背景下,用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式生存,并且保持自己的信念,没有更好的办法。
  •      这本书读完之后唯一喜欢的是叙述的态度,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处理得还算不错,只描写自己的小小的生活便足够了,"战争"叫做"事变"又如何?怀念愧疚嫉妒又如何?不被后代理解又如何?说清楚自己的情感,表达明白自身的处境,什么风起云涌沧海横流,文学究竟是个人的东西。
       林少华那篇文简直要把这书毁了,还好我看了一段就果断放弃,别人喜不喜欢我不知道,一个著名译者却搞毫无意义徒让人恶心的内容简介加剧透,我去他丫的。
       内容有一读的价值,装桢一般。直木的广告魅力还是有一些的啊。
      
  •      ——關於文字的風格
       閱讀有如回歸至谷崎潤一郎的《細雪》或川端康成的《古都》,在當下二村上、吉本芭娜娜等等大行其道下,又見日人特有的物哀與幽玄。多喜將女主人的信留中不發的一段,依稀如三島由紀夫《春雪》。
       ——關於中國讀者的態度
       無論林少華教授或譯者曹亞輝的序或後記,都較多文字著力于小說中隱伏的外甥健史關於二戰觀念修正,自是因為那段歷史對我們的刺痛難平,故而一旦逮住如獲寶也。這點可以對比電影《歐洲特快列車》的態度,日人的反思,多在自身的傷害,黑澤明的《八月狂想曲》亦如是。我想,該寬容的需要寬容,不該忽視的也絕跡不可忽視。
  •      不知何时起,开始喜欢读日本作家创作的小说。
       平平淡淡的故事,平平淡淡的对话,平平淡淡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温暖。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家里,一幅幅以9.18、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徐徐展开。在这个家里,感受不到太多因为世界发生如此大变动而造成的影响。对于日本妇女们来说,只有多喜和睦子在做饭、制衣时才些许讨论下战争对她们生活的影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老爷和少爷每日随着战事的变动而引起情绪的起伏。
       如果没有板仓的出现,也许这个家再完美不过了。但又说回来,没有板仓,也许我们就认识不了这样一个日本家庭并且了解他们发生的故事。睦子和板仓的恋情,京子并没有大写特写,只不过用睦子出门回来时的腰带团的折叠位置与早上出门时正好相反,如此隐晦的暗示读者睦子有了外遇。也许正是这样的隐蔽的写法为我们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板仓先生和睦子一样,是个不关心实事,追求艺术的青年。正因为如此,二者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也因此产生了互相爱慕之情。作为整片文章的叙述者——多喜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她不忍心将现在的一切美好因为夫人的出轨而被破坏,所以,她将夫人睦子给板仓的情书偷偷的扣留了下来。这个举动,为后面跌宕起伏的故事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同时,也成为多喜一辈子难以释怀的举措。
       通篇读完,前半部分被川端康成似得唯美描写所吸引,好想自己也有如此一个温馨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西式的楼阁、美味的佳肴、关键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随着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睦子与板仓恋情的出现,这个小小的家出现了涟漪,不再那么平静。故事的中间部分以恋情的发展为主线,同时以世界发生的历史变革为平行线,描写了一家四人以及他们的亲人、朋友的在历史环境下的种种表现。最后整个故事由于前半部分埋下的种种伏笔,节奏越来越紧凑。随着睦子的外甥对一个个感到疑惑问题的揭示,读者们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感叹唏嘘之余,我知道原来板仓对睦子的爱是那么深沉、多喜对睦子又是如此的依恋。睦子是个幸福的女人,在那个红色屋顶的小小的家里,她找到了自己的恋人,找到了可以依靠一辈子的丈夫、找到了忠诚于自己的多喜。
       合上书本,真想能去这个小小的家里看看,是否还有一些类似的人在过着类似的生活;真想能亲手看到板仓为睦子所描绘的那本手绘小小的家,想象着他们曾经是多么的爱慕着彼此;真想多喜能够再次回到那顶红房子里,陪着夫人、少爷、老爷再一起度过美好的一天。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     想来应该是很厉害的一部作品,因为作者中岛京子第一次入围直木赏便得奖了,我很重视这样的经历,起码说明作者有一定实力,或者说作品比较出彩,但看完之后,却感觉写得比较一般,原因如下。
      
      一是强烈的违和感,当你看到“皇军”、“帝都”、“圣战”之类的用语时,是无法产生对书中人物遭遇的同情,相反潜藏在心底的恨意会惭惭强烈起来,即便作者本身对过去持否定态度。
      
      二是此种回忆类型大都总免不了沦为流水帐,你可以说因为回忆者是一个老人,所以流水帐可以理解,但老人就一定要是流水帐吗?我看未必吧,起码高低起伏应该是有的,有所侧重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再不然将年份打乱也可以呀,不一定就要按照时间顺序行进。这种流水帐的结果就是匆匆翻过,基本不留痕迹,看了跟没看一样。
      
      三是中心的涣散,我不明白本作究竟想表达什么?以小见大?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去反映那个时代?还是说仍旧是恋情唱主角?书中这些主角的性格丝毫不突出,就是吃吃饭,聊些有的没的,无法予人深刻的印象,而且说实话,最后的结尾还真的挺雷人,还说什么可以以推理的角度去看,凡事皆推理,推理中毒了吗?真是叫人莫名所以。
      
      综上所述,就直木赏来说,这算是一本坑爹之作。
  •   我的也是买王小波附赠的,还以为是弄错了QAQ
  •   直木奖近年老是坑爹
  •   嗯 比如绝望的废墟神马烂作啊这是!!!!
    问这本和卡迪斯比哪个好
  •   难以类比,我同样是给三星,但卡迪斯红星要好些~
  •   绝望的废墟基本上是评委给的人情奖吧?
  •   我也觉得 这随便拉一本横山的都比它好
  •   我就觉得这本很好,而且是非常撼动我的那种好,哈哈
    中心我找到了,流水帐也可以接受,其实你看最后一章,转换了主人公,写作手法上陡然发生了变化。
    我也会写评,阐述我觉得它好的地方,嘎嘎。
  •   恩,期待LS感想~
  •   好,谢谢期待,不过,我挺尊重你的喜好的,但是喜好不等于好坏。
    比如之前不管多少人说《让子弹飞》多么的NB,我还是认为它只是一般稍好。
    喜好和好坏是两个概念,喜好是融合了自己的感知和经验的,不喜欢,不代表东西本身是不好的。有时候,东西本来就是不好的,也会有人喜欢。很多事情,或者本来是好的,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是好坏和喜好的关系,哈哈。
  •   那你的意思是大多数人说它好就是好喽?
  •   不是,不好可能是没感觉,好可能是读出了味道。
    如果好说不出好的特色,不好说不出不说的要害,我觉得可能只是感觉不对位而已。
    如果好或者不好都一针见血,可能好坏的还明显些,但是也不是绝对,我是个相对论者,嘿嘿。
  •   所以才说读书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哦,就像感情一样,我们总在求同存异生活~
  •   亲爱的,我的评放出了,有兴趣的话,看看我理解的角度,应该可以表达我为什么觉得这本书蛮不错的原因。
  •   嗯 比如绝望的废墟神马烂作啊这是!!!!
    绝望的废墟烂透了,我也认为横山任何一本都比他强,所以后遗症佐佐木让其它的书我也没读的欲望了。
  •   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就是个坑爹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