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出版社: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 作者:印刻文學生活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第四卷第三期(十一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框內框外 黃筱威
【西西看房子】水池院 西西
【凡響】為了愛 邁克
【專輯:賴聲川】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紀蔚然對談賴聲川 黃筱威/記錄整理
旅程 賴聲川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 賴聲川
滲透黑暗的微光——憶楊德昌 賴聲川
有關藝術中的心靈層面 賴聲川
Winter of the Ear 耳之冬(詩作) 賴聲川
【專欄:室內靜物‧窗外風景】留待他日的紀念 尉任之
【漫遊者】在甘地的銅像前 李有成
【寂寞長大】表象 恩佐
【圖與話】給不讀詩的人──我的非小說:詩與畫 鈞特‧葛拉斯/文、圖 張善穎/譯
【新藝見】雙年展vs.亞洲──關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雙年展」的發想 謝佩霓
【演藝廳】蝶夢花酣說崑曲──和吳興國一席談 符立中
【文學事件:陽明海運台灣海洋文學獎】
涉海 廖鴻基
穿越德累克海峽 羅智成
海洋之子 潘慶年
後山鯨書 廖律清
尾閭 張輝誠
獨自繁華的海岸 包念澄
【專欄:一打愛情】耳光 袁瓊瓊
【映像館】
《色‧戒》,情色大時代對決與救贖 林濁水
另有一個姓朱的女刺客?──《色‧戒》六帖 馬家輝
【專欄:五陵衣馬】白鴿 周志文
【專欄:三十年遺忘錄】奔流入海 陳芳明
【國際文壇】
在一起就好 安娜‧戈華達/作 施瑞瑄/譯
相親所以相愛 汪若蘭
【專欄:求索記】夜行巴士,一個人回家 于國華
【專欄:吉光書簡】秋日和 曾淑美
【超新星】樓之返想 林佑軒
【場邊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黃冠雄
【專欄:二月河隨筆】我看《大義覺迷錄》 二月河
【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孤寂的旅程──懷念何欣先生 尉天驄
【回聲集】認得幾個字 林英喆
【專欄:兩張詩譚】詩話偶拾 張夢機、張大春
【CEO生命閱讀】
Search之後,真誠秀出自己──專訪Google台港業務總經理張成秀 田運良/企畫採訪 蘇惠昭/文
【十一月小說】紫花 徐譽誠
作者简介
框內框外
賴聲川的代表作《暗戀桃花源》,以戲中戲交錯呈現的形式,不斷提醒觀眾注意到自己正在「觀看」、正在「框取」某種現實。這個「框取」,是許多不同的藝術類型共通的重要手法,無論是畫作、平面攝影、動態影像、舞台劇,甚至是小說創作,有形或無形的框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視線,意識到自己與眼前景象(文字描述)的關係/距離,同時卻也建立了我們內在和外在世界的一種連結,或者虛構情境與現實人生的對應。看起來只是簡單畫出界線,「卻因為人的凝視,有了不同的意義」,我們的思考活動透過這個界線引動了繽紛的結果。
雖然相較於影像、畫作的具體框取,文學作品中,經過選擇的視野內外分界顯得有些模糊,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葛拉斯,似乎擅長在不同領域中使用這個手法。這當代德語文壇的瑰寶,亦是傑出的詩人、劇作家、雕刻家和畫家,其敏銳幽微的情感與觀察不僅形諸文字,也具體呈現在視覺形式的語彙中。今年適逢葛拉斯八十壽慶,他的非小說創作將首度於台北展出、出版,本刊精選數幅獨樹一格的水彩畫和意味深長的短詩,邀請「不讀詩的人」一同進入這位文學大師敏銳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國際文壇」介紹在法國小說家安娜‧戈華達。二○○四年作品《在一起就好》,描述四個陷入人生瓶頸、社會適應不良的人,因緣際會在巴黎一棟老公寓相遇,幫助彼此走出生命的暗影,最後找到友誼與真愛的故事。她樸素親切的書寫語言打破讀者的年齡分界,透過平凡人物和簡單故事展現生命的本質與意義,被視為「救世主作家」。
中文小說則有兩位年輕作家的創作。今年台中市大墩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品〈樓之返想〉,高中的補習經驗,看似荒謬卻又真實鑲嵌在個體的青春記憶裡,透過帶有懸疑氣味的搜索行動,尋找埋藏時間角落的糾結心情;徐譽誠的〈紫花〉,刻劃嗜毒者的神祕旅程,看似疏離實則稠密的語言,造就了特殊的閱讀感知。
小說之外:「漫遊者」與李有成走訪靜靜傳遞和平訊息的倫敦塔維斯拓克方場;林濁水和馬家輝各自解讀電影《色‧戒》及游布四周的蛛絲馬跡;吳興國與符立中談「百戲之母」崑曲的新時代演繹;袁瓊瓊新專欄「一打愛情」,蒐集了微微滲出血絲的情感故事;還有「文學事件」刊出首屆台灣海洋文學獎得獎作品,並邀請深耕海洋書寫多年的廖鴻基與親身歷險過南極的羅智成,帶領讀者一同深入文學中的海洋風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7‧十一月號:賴聲川 PDF格式下载